早產兒是對世界充滿好奇而提早到來的天使,值得整個世界用愛來擁抱。在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來臨之際,一部由國際母嬰用品專家貝親出品的《早到的天使》公益短片正式上線。近日,貝親在北京麗晶酒店舉行“擁抱早到的天使”公益活動。貝親向“困境早產兒之家”春苗慈善基金會捐贈了早產兒奶瓶、奶嘴,洗護系列等產品和資金。為了給早產兒的健康成長增添一份保障,貝親與平安保險首次啟動國內早產兒住院醫療保險。活動現場,中日兩國專家與早產兒科普作家受邀向早產兒家庭分享了早產兒母乳喂養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指導。

 

首份醫療公益保險,助力早產兒家庭

    世衛組織發布的《早產兒全球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110萬早產兒童離開人世,但僅需要一些及時而并不昂貴的治療,75%的孩子都可以活下來。

    貝親關注到,為了讓早產兒寶寶得到更好的救治,早產兒家庭不得不承受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一份及時出現的愛心援助,讓早產兒家庭不用掙扎在救治與放棄的艱難關頭。

    11月11日,貝親中國區副總裁葉芳瑩女士和平安財產保險上海分公司銷售總監洪運先生等企業代表正式啟動了“貝親&平安早產兒住院醫療保險”。

    據平安保險介紹,這是國內第一份早產兒住院醫療保險,保障妊娠不足33周早產兒的醫療費。

    貝親中國區副總裁葉芳瑩女士表示,只要有及時、完善的醫療救治,早產兒已有很高的存活率與生存質量。通過啟動“貝親&平安早產兒住院醫療保險“,幫助早產兒家庭籌建還來不及做好的準備,給早產兒家庭一份有保障的未來。

    據悉,在貝親天貓官方旗艦店、貝親京東官方專賣店等網絡平臺,“貝親&平安早產兒住院醫療保險”以贈送的形式供孕媽媽們在選購過程中同步進行投保。

 

持續愛心捐贈,關愛更多早產兒

    多年以來,貝親持續踐行公益責任,向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持續捐贈了貝親早產兒奶瓶、奶嘴,洗護系列等50多萬元的物資。

    當天,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崔瀾馨女士向貝親贈予“大愛有你”的捐贈感謝牌,感謝貝親多年來對早產兒公益事業的支持和大力幫助。

 

    貝親母嬰健康發展部總監田英姿女士向春苗慈善基金會小花關愛項目的小嬰兒之家捐贈嬰兒健康護理助手箱,里面包括嬰兒護臀膏、嬰兒潤膚油、嬰兒衛生健康套裝等用品,以及《早產兒經口喂養》視頻CD等, 助力小天使的守護者們,為早產兒寶寶的健康護航,并希望通過他們推動更多的早產兒得到關愛。

 

記錄救治畫面,分享研究成果

    多年來,貝親持續關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貝親中央研究所于1991年在日本成立,首席研究員齊藤哲先生和他的科研團隊長期對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的吸吮行為進行了深入研究,幫助解決低體重兒、早產兒、唇腭裂兒在醫院期間的經口喂養問題,并在日本、印尼、新加坡、俄羅斯以及中國的NICU共同開展相關研究。

    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主題是“有愛,有未來——早產寶寶更需要母乳喂養”。當天,齊藤哲先生分享了《貝親對早產兒的吸吮研究與家庭支持報告》。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副主任李正紅女士受邀來到活動現場,以《早產兒吸吮吞咽功能的臨床研究》為主題,向在座的早產兒家庭介紹了早產兒喂養的前沿知識。

 

專家攜手科普作家,現場支招早產兒喂養

    訪談環節,一位三胞胎爸爸向李正紅主任表達了內心的憂慮:”三個寶寶同時出生,每個寶寶的體重都不到2500g,太太很努力地在堅持母乳喂養。但前奶和后奶的營養價值不一樣,怎樣才能讓三個寶寶能得到同等的營養呢?”

    李主任介紹說,早產兒寶寶更加需要母乳喂養。當早產兒寶寶在NICU接受救治,醫生會為他們做初乳的口腔護理,幫助訓練早產兒寶寶的吸吮能力。三胞胎的媽媽會很辛苦,建議爸爸每天要為媽媽詳細做好每頓奶的喂養記錄,精確到前奶和后奶的喂養時間和次數,保證每個寶寶輪流吃到前奶和后奶。

    一位早產兒寶寶的媽媽表示,孩子每天都吃的很少,十分擔心孩子的發育。追趕上足月寶寶,這是很多早產兒父母最想實現的心愿。

    早產兒科普作家及早期干預公益推廣人倪明輝先生以自己的切身體會鼓勵媽媽:“只有自己的情緒穩定了,才能讓孩子安心成長。當年,我為寶寶做的喂養筆記詳細到寶寶每頓吃的所有食物,堅持定期帶孩子隨訪。“

    很多早產兒家長表示,寶寶出院以后回歸家庭實現母乳喂養,時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惑,在寶寶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希望得到專業的指導和經驗的分享。

 

貝親呼吁: 爸爸媽媽們,若有生機不言棄

    活動現場,由貝親出品的公益短片《早到的天使》正式上線,第一次為早產兒家庭真實再現新生兒NICU(新生兒監護病房)里生命的奇跡,記錄了他們最初降臨人世接受專業救治與護理的畫面。貝親呼吁全社會關注早產兒,給予早產兒家庭更多支持。